【分享】爆破安全部分
请用微信扫一扫
1.同一库房内允许民爆物品共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爆破器材单一品种专库存放。若受条件限制,同库存放不同品种的爆破器材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炸药类、射孔弹类和导爆索、导爆管可以同库混存;
——雷管类起爆器材应单独库房存放;
——黑火药应单独库房存放;
——硝酸铵不应和任何物品同库存放。
2.爆破工程存在哪些安全方面的危险?
答:1.涉及高风险的爆炸物品;2.外部环境特定且复杂;3.对爆破器材有特定的严格要求;4.施工环节多而复杂;5.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3.拆除爆破、地下巷道掘进、露天深孔爆破应重点分别考虑哪些危害因素?
答:拆除爆破的危害因素包括:炸药爆破造成的振动和由于建(构)筑物解体构件下落撞击地面的振动和飞溅物;空气冲击波;爆破时的飞石;爆破时的粉尘污染和噪声。
地下巷道掘进爆破的危害因素包括:炸药爆破时对地面建(构)筑物造成的振动;爆破飞石和冲击波(易对巷道内设施、设备产生损坏);爆破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等。
露天深孔爆破应重点考虑的危害因素包括:爆破振动;爆破飞石;钻孔和爆破时的粉尘污染和噪声。
4.准确解释下列术语及定义:爆破作业;爆破环境;爆破有害效应;爆破作业人员。
答:(1)爆破作业——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介质做功,以达到预定工程目标的作业。
(2)爆破有害效应——爆破时对爆区附近保护对象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如爆破引起的振动、个别飞散物、空气冲击波、噪声、水中冲击波、动水压力、涌浪、粉尘、有毒气体等。
(3)爆破作业环境——爆破作业环境泛指爆区及爆区周围的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及其对爆破安全的影响。
(4)爆破作业人员——指从事爆破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爆破员、安全员、保管员。
5.预防爆破飞散物飞散过远,对爆破体应怎样进行实施覆盖防护?
答:覆盖爆破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覆盖材料必须固定牢靠、防止滑落;‘
(2) 不能影响、破坏起爆网路正常工作;
(3) 分片、分段延期起爆时,后爆部位的覆盖要预防被先爆药包掀翻。
6.什么是早爆?引起早爆的原因是什么?【福建2023.07.11、云南2023.11.10】
答:炸药在预定的起爆时间之前起爆称为早爆。引起早爆的原因有:
(1)爆破器材不合格;
(2)炸药自燃导致的自爆;
(3)由感度高的炸药或起爆器材的机械能作用(冲击、摩擦等)引起的早爆;
(4)外来电流,如雷电、静电、杂散电流、射频电和感应电流引起的早爆;
(5) 人为破坏或误操作引起的早爆。
7.如何避免雷雨天气对早爆的影响?
8.雷雨季节,哪些措施可防止因雷电引起的早爆?(2023.02.08北京试题)
答:1. 雷雨季节宜采用非电起爆法;
2. 在露天爆区不得不采用电力起爆系统时,应在区内设立避雷针系统;
3. 在雷雨多发地区和季节,宜将一切通往爆区的导体(如铁轨、金属管道)暂时切断,以防止电流流入爆区;
4. 如正在装药联线时出现了雷电,应立即停止作业,爆区作好警戒,将全体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5. 对硐室爆破,遇有雷雨时,应立即将各导硐口的引出线端头放入硐口至少2m的悬空位置上。同时将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区。
9.采用炮孔法爆破岩体时,怎样预防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危害?
答:预防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布孔、优化爆破参数,选定正确的最小抵抗线和单耗药量、单孔装药量。根据钻孔期间地形变化及时调整孔位,根据暴露的深层地质结构(钻孔速度变化及岩粉)调整单耗,通过试爆最终确定单孔药量;
(2)精心施工。逐个检查炮孔、孔位、孔径、孔深、倾斜角度,是否畅通,有无积水;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严格控制装药长度与单孔药量;确保填塞密实和填塞长度,填塞物内不含碎石;
(3)覆盖防护。按安全要求,单独或综合采用爆破体覆盖、爆破体与保护对象间遮挡以及保护对象近体防护等三种方法预防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危害。实施分段延期爆破时,要预防覆盖物受先爆药包爆破影响提前抛出散落的可能性;
(4)勘查爆点周围环境,消除诱发次生事故灾害隐患。要清除近处地面淤泥、垃圾等杂物,防止被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溅起过远。对预计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范围内建筑物的电源、水源、气源、火源,起爆前应临时关闸、断路;
(5)按设计提出的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安全允许距离范围边界,设置警戒,严防无关人员进入爆区。
10.地下爆破时,应怎样设立警戒哨位?
答:地下爆破时,应在爆区周围有关通道上设置警戒哨位。回风巷道设置木板交叉钉封(或支架路障)并挂设“爆破危险区,不准人内”的标志。爆破结束经充分通风后,方可拆除路障,恢复正常作业。(2023.06.01 天津)
11.实施爆破作业炮响后应怎样进行现场检查?
答:现场检查应指派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在起爆后15min,等待爆破岩体、残架(件)塌落稳定后,才准进入工作面。发现有盲炮或尚未塌落稳定的岩体及爆破体时,应立即划定危险范围,设置标志,并派专人看守,无关人员不得接近;同时报告爆破负责人,制定处理方案,指定专人处理。发现有残留爆破器材时,应在以后的清渣过程中指派专人负责配合,继续查找残留爆破器材,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集中销毁。
12.爆破有害气体的控制技术有哪些?
答:爆破有害气体控制技术包括选取合适的炸药品种、装药形式,采用起爆能较大的起爆药包,爆后洒水等。采用微负氧平衡的炸药可以减少爆破有害气体,同时起爆能较大的起爆药包能够使爆轰反应完全,减少爆破有害气体产生。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可以增大爆轰反应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爆破有害气体和粉尘。爆破粉尘与污染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选取合适的单位炸药消耗量、单孔药量和一次起爆最大药量,并采用延时起爆技术和降尘防尘措施等。【该答案来自《露天爆破工程技术设计规范》T/CSEB0011-2020】
13.炸药爆炸产生哪些有害气体?怎样防止其有害作用?【福建2023.07.11】
答:炸药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氨(NH3)等,预防其有害作用可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合格炸药,地下爆破时应使用零氧平衡专用炸药,控制有害气体产生;
(2)做好爆破器材防水处理,确保装药填塞质量;
(3)适当增大起爆能,确保炸药达到完全爆轰;
(4)加强通风洒水,地下爆破时特别要向巷道死角、盲区处引入风流;
(5)露天深孔爆破炮响后不少于15min,地下爆破炮响后经通风吹散炮烟后不少于15min,才准许爆破作业人员进入作业面。露天硐室爆破爆后24h内,应多次检查与爆区相邻的井巷、硐内有害气体浓度。
14.预防有害气体中毒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降低有害气体的危害程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定炸药合理配方;2.增大起爆能;3.选定合理装药形式;4.加强通风与洒水。
15.爆破作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答:(1)炸药爆炸时形成的空气冲击波的绝热压缩;
(2)炸药爆炸时生成炽热的或燃着的固体颗粒的点火作用;
(3)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气态爆炸产物及二次火焰的直接加热。
16.采用爆炸法销毁爆破器材时的安全原则是什么?
答:1.一定要在远离人员和住宅区的空旷场地进行;2.销毁时应挖深坑,掩埋好后再起爆,防止爆炸飞片伤人;3.对于有壳体的爆炸器材严禁掏挖弹体内的炸药装药,严禁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去破坏金属壳体,以免发生爆炸造成安全事故。
17.销毁爆破器材有哪几种方法?哪些爆破器材禁止用焚烧法销毁?
答:销毁爆破器材的方法有爆炸法、焚烧法、溶解法和化学分解法四种,选择时应视爆破器材的性质、种类和当地具体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雷管、继爆管、起爆药柱、射孔弹和爆破筒不应用焚烧法销毁,应采用爆炸法销毁。
⁕⁕⁕⁕⁕⁕⁕⁕⁕⁕⁕⁕⁕⁕⁕⁕⁕⁕⁕⁕⁕⁕⁕⁕⁕⁕⁕⁕⁕⁕⁕⁕⁕⁕⁕⁕⁕⁕⁕⁕⁕⁕⁕⁕⁕⁕⁕⁕⁕⁕⁕⁕⁕⁕⁕⁕⁕⁕⁕⁕⁕⁕⁕⁕⁕⁕⁕⁕⁕⁕⁕⁕⁕⁕⁕⁕⁕⁕⁕
18.爆破振动监测单位需要什么条件?监测人员需要什么条件?
答:承担爆破振动监测任务的单位和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持有《计量认证证书》,监测范围应包括爆破振动监测相关项目;
——监测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应持有《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和《爆破振动测试人员资格证》,监测员应持有《爆破振动测试人员资格证》;
——所使用的测试系统应满足国家计量法规的要求。【该答案来自《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
19.复杂环境爆破工程应对哪些保护对象进行爆破振动监测?【福建2023.07.11】
答:处于复杂环境的爆破工程应对以下保护对象进行爆破振动监测:
1.爆区 1000m 范围内的国家一、二级文物或特别重要的建(构)筑物、设施;
2.爆区 500m 范围内的国家三级文物、风景名胜区、重要的建(构)筑物、设施;
3.爆区 300m 范围内的省级文物、医院、学校、居民楼、办公楼等重要保护对象。
【该答案来自《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
20.爆破振动监测设计包括哪些?简述之。
答:爆破振动监测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监测项目、监测目的、监测断面及监测点布置、测振仪器数量及性能、监测实施进度、预期成果等。
监测项目包括在什么部位进行质点振动速度、加速度等监测;监测目的是科学判断爆破振动是否会对保护对象造成危害;监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分析哪些部位需布置监测断面,测振仪器数量根据测点布置选择,一般可为需同时监测点数的 110%;设备的性能应满足监测量的要求,主要是传感器的频响要符合要求,如地震台用于地震测量的传感器其频响为 0.5~20Hz 时,不能用于深孔爆破振动监测,监测实施进度参考爆破施工进度确定,以及监测简报、监测报告提交时间等;预期成果为监测报告。
【该答案来自《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
21.爆破振动现场监测的原则是什么?
答:1. 按爆破振动监测设计要求布置监测点,统一编号并绘制监测点布置图。
2. 每一监测点均应布置垂直向、水平径向和水平切向的传感器,同时监测三个方向的质点振动值。
3. 测振仪器应安放在建(构)筑物的基础表面上。在地质条件发生突跃变化的地方(如断层等),应在突跃变化的两边分别布置测振仪器。
4. 当需分析爆破振动传播规律时,应先选择代表性监测断面,并使每一监测点至爆源的距离按近密远疏的对数规律布置,每一次监测取得的有效数据应不少于 5 个。监测点布置范围应大于最近一个监测点到爆心距离的 1 个数量级。【该答案来自《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
22.测振仪器安装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 安装前,应对监测点及传感器进行统一编号,确定传感器的X 方向为水平径向,Y 方向为水平切向,Z 方向为垂直向。
2. 安装时,应确保振动传感器与介质紧密接触,不得出现松动与滑动现象。
——传感器安放在岩石表面时,应清理干净岩石表面,并使之与传感器形成紧密(刚性)连接;
——传感器安放在岩体内部时,应采用与被测介质波阻抗一致的材料充填密实传感器周围的空间;
——传感器安装在土层地表时,应清除表面浮土,并使传感器安装于密实土层中。
3. 在测振仪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一监测点不同方向的测振仪器安装角度,水平径向和水平切向应使用地质罗盘测定,误差±3°以内。
4.布置在爆破警戒区内的测振仪器应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
【该答案来自《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
23.对于高边坡和建构筑物基坑爆破,爆破振动检测的监测断面和监测点的布置原则?
答:存在高边坡或深基坑时,应在边坡马道或深基坑边墙上布置测点进行振动监测。高边坡和建(构)筑物深基坑开挖爆破振动监测断面及监测点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重点监测断面和随机监测断面;
2.重点监测断面应布置表面监测点,必要时还应布置内部监测点;
3.随机监测断面应布置表面质点振动速度监测点。高边坡和建(构)筑物基坑开挖爆破,每个监测断面不少于 3 个监测点,应布置在不同高程上。当有马道或平台时,监测点可布置在内侧坡角处。【该答案来自《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
24.拆除及城镇浅孔爆破振动监测点如何布设?
答:监测点应布置在距爆区最近一侧的被监测对象的地基表面上及振动响应灵敏的部位。振动响应灵敏的部位一般为建筑物短轴方向,或高楼的顶部。【该答案来自《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
25.水下爆破应对哪些保护对象进行振动监测?
答:1. 水下爆破对附近建(构)筑物可能产生安全影响时,应按处于复杂环境的爆破工程的规定对保护对象进行爆破振动监测。
2. 水下爆破对附近岸坡可能产生安全影响时,应对水工或港工建(构)筑物进行爆破振动监测。【该答案来自《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